第一百三十二课 哥林多后书




题示:在研读这一课之先,请把全卷书信读两遍。



关于犹太教主义者

保罗在安提阿指摘彼得

在使徒的时代中,这确是一件重大的事,因为它影响了整个基督教的未来。事实上这次争论的爆发,是在这个外邦教会的发源地,并称为中心地区的安提阿,而巴拿巴和保罗又是这些教会的创办人。他们同心合意并肩工作已经有七年之久,如今竟因着犹太教主义的煽动,使巴拿巴和所有犹太基督徒都与外邦教会分开了;再者,矶法这个名字本来是备受全教会敬重,又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现今又因此牵涉在内,有了污点——这一切,把这件事变成极端严重的危机。保罗在这件事上独力对抗整个犹太社会的压力。幸好后来彼得也接受保罗的意见,以为各人蒙召向不同的人作使徒,并且赞扬保罗所得的启示。但是,这位犹太使徒这样公开的犯错,并对犹太教主义分子加以鼓励,难免带来可悲的后果。

 果然,那些犹太主义分子开始向敌人的国家进攻。于是箭头指向保罗所建立的教会;无可怀疑的,这些教会里面也有一些犹太会友表示赞成他们的。在这些犹太会友的支持下,他们的势力终于渗透了这些外邦教会,并且渐渐的进行埋没保罗作外邦使徒的权柄,毒害外邦信徒的思想,将犹太教原则接种在他们的信仰上,叫他们怀疑保罗的教训。保罗本来已经饱受各样的逼迫和试炼,如今再百上加斤,多加了这些「假弟兄的危险」(林后十一26)。

 ——芬尼(G.G.Findlay)



或许保罗所写的其他书信会比较深奥,但很难找到一本书比较这本言出由衷的哥林多后书更加宝贵。因为它是保罗在极伤痛的心情中,用眼泪写成的;里面所载叫人伤感的话,比他所写任何其他书信还多。虽然这样,这本书仍好像有一度美丽的天虹贯穿着一般。因为在极端的痛苦和失望当中,保罗发现那位「发慈悲的父」就是「赐各样安慰的神」,并且体会到那位在天上的主的同在。他的能力在软弱的人身上显得完全。

我们已经说过,哥林多前书是保罗在以弗所写成的(林前十六8),写完之后不久,他就被迫逃走离开那里,因为制造亚底米神龛的银匠搅动群众疯狂起来要杀害他。于是他到了特罗亚,然后再渡过爱琴海的东北端,返回马其顿去坚固他所建立的各教会,再从那里南下列亚该亚省的哥林多去(徒廿1~2)。这样,他终于真正的来到哥林多;而且还在那里住了三个多月(徒廿3),但当他离开以弗所还未到达哥林多的途中,或者就是在腓立比,他就在极沉重的心情下写了这卷哥林多后书。

保罗生命中黑暗的一

本来,他与他的同工提多约好,请他把哥林多教会最近的消息带来,在特罗亚会面之时告诉他的;但提多一直没有来(林后二13)。保罗便空等了一场,而且还替提多担心,不知道出了什么乱子。在失望、担心,和身体不适之下,保罗这时候的景况,相信在他传福音的生涯中,是最黑暗的一刻了。「我们从前就是到了马其顿的时候」他这样写着说:(身体也不得安宁,周围遭患难,外有争战,内有惧怕)(七5)。正如芬尼(G.G. Findlay)所说:哥林多教会似乎全体起来反对他,加拉太信徒离开了正道去信从「别的福音」。他好不容易才能从以弗所的大暴乱中逃出来——他曾在其中长时间与那些「野兽」搏斗,现在他所爱的羊群还在那里受苦。经过这样长久不断的疲劳和忧虑,他的精力已经用尽了;再加上患上严重疾病,他怕自己的生命会因此结束了。

他自己说:「我们……遭遇的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一8、9)。在第四章他又告诉我们他「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又说他「外体……毁坏」(10、26节)。无可怀疑的,这些经文一定是形容保罗自己精

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有人指出:「他来到了死亡的边缘,表面上看来,他的生命和所有的工作到了尽头。每一件事都好像对他极之下利似的,他作外邦使徙的使命和所有外邦教会的命运都好像动摇。他从未试过感到这么求助无门,这么灰心和失败。他在离开以弗所往马其顿去的这条孤单路程上,病倒在床上(可能在腓立比),不知道究竟提多会先来看他还是死亡会先来找他。」

但是我们看到,这位使徒确实有他奇特的性格。他在特罗亚焦急万分地等待提多的时候,虽然已经疲倦不堪,又加上心灵的挂虑,他竟然发现一度「主给他开的门」(二12)。于是他又在那里竭力传福音,结果建立了一间教会。几个月之后,他返回巴勒斯坦之时,他还路过那里,再去坚固他们呢!(徒廿6~12)

提多的回报

终于提多在马其顿遇见了保罗(七6)——因保罗在特罗亚等得不耐烦,就先独自赶往马其顿去。提多带来的消息叫保罗大得安慰,他的一切挂虑都消除了(七7~16)。因为哥林多教会看了这一封书信之后(林前第五章),就对付了罪,为罪自责,且对保罗表示热爱。这位使徒知道这一切之后,大得鼓舞,于是决心再写这第二封书信,托提多带给哥林多的信徒,并且嘱咐提多在他们中间完成他所开始了的善工(七15、16,八6)。

可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原来在哥林多还有另一方面更黑暗的局面。可能提多特意把整个报告分开少许少许的告诉他,免得他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哥林多教会有人指控他打消第二次探问他们的新计划:是表明他为人轻率,并且他们,尤其是一些属犹太教暗探之类的人物,大事恶意评击他的品格,说他胆怯不敢前来;他随意改变主意是因为他为人不忠诚和反覆无常;又说他因为自知低级所以不敢求居高位;他的气貌不扬;他所讲的道既单调又无意义;他也没有得到耶路撒冷方面给他的推荐书;照律法来看,他的职位是可疑的。这样他们恶意怀疑他的忠诚,攻击他是卑鄙诡诈和自大狂的,甚至怀疑他可能有点神智不健全。像这样的恶毒评击,谁也感到难以忍受。何况保罗在当时已经饱受各样苦难——外有恐惧,内有争战,使他的精神与身体都筋疲力尽!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必须为自己辩护,虽然这种自辩并不好受,但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在自己来说,他不须要自辩;但在神面前,为着这些可憎的讽刺会障碍他在哥林多教会和在其他教会的工作,他觉得不能不自辩。虽然他为人谦逊,从不肯高举自我,但如今因为受到仇敌这样无礼可耻的攻击,他被迫要用「夸口」这一类的自辩口吻,有十十九次之多。他不肯也不会要求其他使徒给他写一封介绍信,或什么证明书,因为他已经直接从神领受了作使徒的权柄;所以,他迫不得已拿他所见的异象和所得的启示来证明他作使徒的权柄,又指出他自己的工作和委身,在各方面都有神差他作使徒的印证。」

转移的战场

倘若我们把哥林多前后书比较一下,我们一定会发觉哥林多教会的人对保罗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前书叹息他们分成四党派,尤其是亚波罗派最出头露角。其实这一派人只是过分仰慕人吧了,并不是在教义上出了什么乱子,所以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在那时候,哥林多教会大部分的人都转遇来支持保罗,并且以他为属灵的父(林前四15)。后书的问题就不同了,这次轮到彼得派的人,即「我是属矶法的」那一党人出来搅事,而且危险性更大。不少近代圣经译者认为二章六节的「众人」该译作「大部分的人」才对,即变成「这样的人,受了大部分的人的责罚也就够了」。这句话显示出,当时仍然对保罗存有敌意的人只有小部分。他们之所以不顺服保罗,是因为他们一直以为保罗没有真正的使徒职权,这拥护彼得的党派越来越倾向犹太教主义,于是也越敌视保罗;甚至到了一个地步,那不太稳固的大部分会众也渐渐被这顽强的小部分会众影响,开始摇动了。

有迹象显示出,后来有几个犹太教主义者从耶路撒冷上来探问他们,并且这些人都带有「荐信」(三1)。由第十章开始,保罗的论点特别转到那些犹太教主义者的身上,所以,我们可以在其中搜集到不少他们评击保罗的话。他们说,他不在这里才表示勇敢(十1、2);他的气貌不扬,他的言语粗俗(十1、10、11);他只会装模作样,其实在与他们相比之下,他就显得低级了(十12~15);他对福音的讲解错误百出(十一4);哥林多教会一天还有保罗派存在,就永不能成为高级的教会(十二13,十一7、9);他根本不是真使徒(十一5,十二11、12);他没有耶路撒冷方面给他的资历证明书或印信,像那些从耶路撒冷上来的人所有的(十一22~28);他之所以拒绝他们在经济上的供给,是因为他心中自知卑微不配(十二16~19)。

保罗决不是等闲之辈,他很快就把对方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他们(从耶路撒冷上来的那些人)的品格太高贵,以致贪财取利也不遗馀力(十一20)!他们确是福音贵族派,但身为「基督的仆人」,请问他们为基督受过什么苦(十一22~23)?他们讲论异象和启示,但保罗曾经被提上三重天,得到许多属天的启示仍不敢随便说出来自夸,这样他们所讲论的算什么呢(十二1~7)?很明显的「保罗不断的对抗着仇敌的恶计。这恶计由犹太教的暗探领导,得到哥林多教会小数会众的支持,想要按步就班的消灭保罗在教会中的权柄、他们公开用最恶毒的武器攻击保罗,瞄准他的使徒职位权作致命的进攻,企图要把所有他建立的教会都掳去归在耶路撒冷的控制之下。」对他个人的攻击已经够痛苦了,但在个人攻击之中,叫他感到更痛苦的是教义上的攻击。(十一章三至四节所提及的「另一 个耶稣……另一个灵……另一个福音」,经已取代了他们「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

内容与分析

看来,哥林多前书似乎是保罗所写的书信中最有系统的书信,而后书却是最没有系统的,怛当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的时候,答案并不是这样。前书的内容慎思熟虑的、客观的、实用的,而且在解答哥林多信徒的问题之时,是用演讲式的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的语气;但后书却是非常主观的,而且还被形容是「一个受创伤的心灵,向做错事的孩子们激动地自辩」。正因为它是所有书信之中情绪最激动的一卷,所以它也是最不公式化的一卷;虽然这样,这种激动的情绪却不是胡乱发泄的,是急得来也有计划次序的。

一开始,很清楚的保罗在头几章报告他自己的传道工作,好使别人不致误会他存心不良,参看一章六、十二、十七、二十三节,二章四、十七节等处经文,表明他的动机纯正。三章六、十二节,四章一、三、五、十八节,五章十四至二十一节等处经文也表明他所讲的信息也是没有不良企图的。

同样清楚的我们可以看到第六章转换了论题;因为那章一开始就说:「我们与神同工的也劝你们……」,表明以下一直到第九章的话都是对他在哥林多带领归主的信徒说的。请参看六章一、十一至十七节,七章一至四节等处经文,这都是论及有关属灵的事说的。再请参看八章七、十一、二十四节,九章五至七、十三节等处经文这都是论及有关物质的事说的。

到了第十章,这里的分段是最明显不过的。这里是保罗驳斥评论他的人的回答。请看十章二、七、十、十二、十五、十六、十八节,十一章三至五、十二至十五节,这些经文是他揭发他们的假装。再请参看十一章十六节至十三章十节,这一段经文是他展示和运用他作使徒的印证。

所以,我们可以说,第一段(一~六章)是解释;第二段(六~九章)是劝勉;第三段(十~十三章)是辩证。第一段保罗是仆人(三6,四1);第二段他是父亲(六13);第三段他是使徒(十一5,十二11、12)。这样,我们可以把整卷书分析出它的结构来了;我们故意不作太详细的分析,目的是让读者对其中的主要骨干和重心能一目了然。

受过考验的教义

在最早研究教会书信的第一课之时,我们经已注意到书信的次序是有圣灵设计的福音真理在内的。这真理是照着提摩太后书三章十六节「教义……督责……使人归正」的次序的。我们又清楚的看到罗马书注重教义;哥林多书注重督责;加拉太书注重使人归正。「教义」给我们设立了标准;「督责」指出了错误的行为;「使人归正」纠正了错误的教训,如今我们经已研究过哥林多前书,我们发现这两卷书真的符合上述的真理。它们的主要内容真的注重督责。我们 也说过,这两卷书信也有「教义」在内。不过罗马书的教主是书中的主要教训,而哥林多前后书的教义只偶或被提及,用来支持其中的督责、控诉、自辩、劝勉。

钥节一3    基督是我们试炼中的安慰

引言一12

  保罗报告自己的传道事工(一~五)

(解释:保罗是神的仆人)

他的动机(一~二)

他的信息(三~五)

  保罗对他所领导归主的信徒讲话(六~九)

(劝勉:保罗是他们的父亲)

有关属灵的事(六~七)

有关物质的事(八~九)

  保罗答覆评击他的人(十~十三)

(辩证:保罗是正式的使徒)

评击者与他们的装假(十~十一)

使徒与他的明证(十二~十三)

结论十三1114


我们已经在研究前书之时举过几个例证,现在让我们在这后书里也举几个。罗马书论「神的义」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但在哥林多后书,这只被保罗偶然引用来作为他劝人归主的理由(五21)。罗马书第五章用教义性的辩论,来讲解信徒与基督同死的道理;但这里突然用这道理来作为激发人传福音的书(五14)。罗马书第八章教训我们「现在的苦楚」比起将来的荣耀,是不足介意的。讲论这教训的时候,没提到任何人物为例证,但哥林多后书四章十七节提及这教训的时候,就明显的是用来安慰在患难中受苦的哥林多同工。可惜我们没有篇幅再举更多的例证,但我以为读者多花一点工夫这样研究下去,必定得到不少属灵的益处。这样我们可以学会怎样把基督教的教义实际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去。

两个约和两种职事(三~四章)

我们还剩下几页的篇幅,但哥林多后书还有这么多属灵的宝贵真理,想要把它们全部撮要写下来,真是一件十分难为的事。里面三段都是这么丰富,例如,以第三、四章里面的两个约或两种职事比较,一个新的一个旧的。这段信息的钥句是在三章六节:「神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职事」,跟着这钥句是七点出于律法的职事和出于恩典的职事的比较。

(1)旧约是凭着「字句」(是那「刻在石头上的字句」——第七节);新约是凭着精意(三6)。

(2)旧约是死的职事;新约是生命的职事。「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三6)。

(3)旧约是定罪的职事;新约是称义的职事(三9)。

(4)旧约是短暂的;新约是长存的(三11)。

(5)旧约有摩西脸上的荣光光照;新约有耶稣基督脸上的荣光光照(四6)。

(6)旧约好像帕子;新约好像镜子(三13~18)。

(7)旧约不能改变以色列人的硬心(三14);新约却能使我们「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三18)。

当我们把这些新旧两约的比较一点一点看下去的时候,我们发现经文不时提及「帕子」这个字。旧约的职事好像遮盖摩西脸面的「帕了」新约却像反照耶稣基督荣面的「镜子」(三18)。

在这一段经文里,摩西的帕子有四方面显著的意义。第一、他表示属于暂时的:「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三13)。通常的解释是因为摩西脸上的荣光大强烈,以色列人不敢看他,所以他才蒙上帕子;但这里保罗的解释显然不同,他说是因为不让他们看见那荣光渐渐消失!中文圣经把出埃及记三十章三十三节译成「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其实原文的意思应该是「当摩西与他们说话之时,就用帕子蒙上脸」。这个错误的译法是那个错误的解释的士因,所以帕子是代表消逝的意思。

第二、那帕子后来又变成代表犹太人的不信:「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三14)。奇怪不论中英文圣经都在这一节之后加上一句「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上文说「还没有揭去」,怎么可能在同一时间之内又「废去」?幸好英文圣经的「帕子」个字是用斜体字写的,表明在希腊原文是没有这个字。所以明显的,这句话应该是:「这约(指旧约)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旧约经己废去了,但可惜帕子仍然存在。看第十五节:「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

第三、更悲惨的是,这摩西的帕子竟变成撒但的欺骗工具:「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蒙上帕子),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四3~4)。这里给我们看见,在基督教传道圈子里,也有撒但的手把帕子蒙骗在千万未悔改的、未重生的、未得救的人眼上,由此可见,无论怎样忠心也好,单单传道是不够的,紧要的还是在祷告中与撒但争战!

第四、摩西的帕子,在相对之下,遮盖了福音改变人的荣光:「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三18)。我们敞着脸,是因为主的灵经已把帕子揭去。请看四章六节:「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别人因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这是何等的敞着脸——「藉圣灵揭去」!这是何等的照耀——由「耶稣基督的脸」照出来!这是何等的改变形状——「如同从镜子反照」!这是何等的职事——光照别人,使别人得知神的救恩!受恩者变成反照者,神在我们里面光照,我们就在外面光照!

宝贝在瓦器里

是的,这真是一篇奇怪的信息!可想作者写这些话之时,是刚从病床上爬起来的,所以他不能想到装载这宝贝的这个瓦器是何等的脆弱:「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四7),请注意这里有一个强烈的比对——「瓦器」,但装有「神的莫大能力」(第7节);「受敌」但

「却不被困住」(第8节);「作难」,但「却不失望」(第8节);「遭逼迫」,但「却不被丢弃」(第9节);「打倒了」但「却不至死亡」(第9节);「外体」渐渐毁坏,但「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第16节);现今有「苦楚」,但将来有「荣耀」作补偿(第17节);所见的容易消逝,但那不见的却永存(第18节);这必死的身体(其实只是一个「帐棚」)要被拆毁,但我们却得着「天上永存的房屋」(五1);我们必要离开这身体,但却要与主同在(第8节)。

无可怀疑的,保罗这次在离开以弗所到哥林多去的路上,所遭受到的重病和心灵的重压,一定在他的思想中和日后的事奉上印象难忘,他会猛然体会到,自己可能在主再来之前死去,怪不得他提到「离开这身体」和「与主同在」的事,可能在最初他想到死之时有点畏缩;以致他说:「我们……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五4)。但当他继

续思想下去,觉得「离开身体」不过就是「与主同在」,死亡的阴暗就立刻消失,而且还显出荣耀来。于是他说:「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在」(第8节),这是保罗事奉主的转折点。这之前,他以为死亡快将临近,但如今却见前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这一点,很厉害的影响这位使徒以后所讲的教训。

以后,无论他讲论福音,或与教会有关的事,与个人有关的事,与家庭生活或与社交生活或与地上任何场合有关的事,他所讲的道都是以往他迫切盼望主再来之时所未曾想过的。

不错,保罗在这里确曾有过挣扎;但当他从病床起来之后,他的生命比以前变得丰盛得多。「他的灵性变得更高更儆醒,胜过内心的恐惧,又有足够把握战胜以前他胜不过的任何外体的战争。」这岂不也提醒我们各人吗?我们应该明白,经常围困我们的苦难、困难、逼迫,都是对我们有益的,因为这些只不过是把我们领进更深的真理,更深入神的丰盛里!但愿我们各人都学会信靠和安息,不再因苦难而害怕!

保罗神学的中心

这书信第一段的尾声就是他的信息的中心。所占的篇幅是五章十四至二十一节,而它的中心点是:「一人既替众人死……又替众人活」(14、15节)。但我希望读者注意第十六节由上述中心引发出来的「所以」二字:

「所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认人了,虽然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他了。」

这使我们明白,看清楚了十字架才能看清楚人。

「我们不凭外貌认人」,为什么?因为「一人既替众人死了。」倘若基督一人替所有的人死了,那么所有的人的基本价值一定是相同的。历史曾因此而有过革命。我们基督教所有传道事工也是以此为推动因素。「一人替众人死」;保罗讲这句话之时,并没有说明「众人」是指犹太人或外邦人,奴仆或主人,富人或穷人,学者或没有文化的人。这些只是属地的,外表的分别。「一人替众人死」;这句话今天使我们在十字架的亮光底下对人性作重新的鉴定,看可怕的国家主义流了多少敌对者的血,无良的极权主义剥夺了个人的生存权利和尊严。但十字架把全人类都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它叫人谦卑,也提高人的尊严,因为它叫我们看每一个人都是按神的形像造的,甚至值得神牺牲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拯救的。

「我们不按外貌认人」,为什么?因为「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第14节)。基督成了肉身之后,就与亚当的后裔相似,因为圣经说「他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虽然这样,他却没有犯过罪,所以他代表了以后更多要来的新人,在他里面,旧人要成为过去,因为他的死,所有信靠他的人在神看来也算是死了;神给亚当后裔定的死罪,已经在他里面执行了。他与人相同,他代表人,他代替人,所以他的死也算是众人的死。今后,神对待人就按着新的根据,这新根据也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保罗以这种新眼光看人,我们也当这样看。我们凭「外貌」认人就是单看他们是亚当的后裔。如今一切事物都在基督里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我们看人也当以基督为根据。在基督里属亚当的旧人已经成为过去了,我们还可看到什么呢?人的贫富贵贱又有何分别,紧要的只有在基督里的关系。因为这是人得救和灭亡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不可再凭外貌认人了」。

「我们不凭外貌认人。」为什么?因为那位替众人死的已经复活了,所以「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第17节)。在希腊原文圣经里面:「他就是……人」这几个字是没有的。应该译和;「若有人在基督里——一个新创造」。意思是说,在基督里的人,别人可以看出他里面有一个新创造。「旧事已过,一切都变成新的了!」这样,他既是新的,我们怎可以还照旧的价值观念来看他呢?

「我们不凭外貌认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也不能凭外貌认基督自己(第16节)。即使有人说他认得基督的面、基督的声音、基督的服装,这又怎样呢?对于我们这些曾经与他同死又同活的人来说,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加利利人,也不是一位历史上有伟大事迹的人,他乃是永生神的儿子。我们认识他,不是凭平凡的外貌,乃是凭他无法测度的复活能力!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以来,兴起一种研究「历史中的耶稣」的兴趣,这是有高度价值的。我们得到「他在世的日子」许多宝贵的亮光。但是假若我们仅存一个历史人物的观念来认识他,我们也就是凭外貌认识他。这是片面的,是不足够的。即使单认识他是钉十字架的基督也是不够的;因为他现今已不在十字架上也不在坟墓里。他已经胜过死亡,救赎大功已经完成。再者,单认识基督是传统观念上的伟人也是不够的,他是与各时代的人同活的救主。历史上的基督是记忆中的基督;但复活了的基督却是信心上的基督,又是有新生命者经常交往的对象。

「我们不凭外貌认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作为基督信徒的,应该实际是为永存的事而后。请再看我们已经看过的经文,你会发现保罗看万事都以属灵的,和永存的事为立场——四章十六、十七、十八节,五章一、八、九、十节。虽然他还在地上苦苦工作,实际上他已经在思想上、心灵上不断的向着那些永存的。看不见的事物推进;因为那是他的真正家乡,也是我们的家乡。

使徒保罗的自传

我们花了许多的篇幅在第一段的研究上,恐怕没有足够的地方去同样研究这书卷的第二第三段了,为此,我们不能不作一个选择;盼望藉着前几章经文的「心得」,可以帮助读者有准确的路线去研究其馀的。相信我们在前文列出的大纲分析会对这一个目标有用处。

每一段有不同的亮光和宝藏,这是真的。甚至当保罗论及收集捐项之时,他带出不少伟大的教训宣言,例如八章九节和九章八节所载的。他在想到哥林多教会的恩赐之时,也同时想到神有「说不尽的恩赐」(九15)。

但是,这卷书信最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就是保罗用特别强调的语气论及自己「夸口」的那些经文。噢!他是主何等忠心的仆人!与我们比较之下,反映出我们是何等贫乏、固执、自私、懒惰!但想到了他的榜样,同时也带给我们何等大的安慰!现在容我们在结束这一课之前,选其中一段这样的经文研究一下。深信深入研究这位心肠伟大的使徒,必能叫我们大开眼界!我们所选的经文就是他所说「肉体中的一根刺」的那一段(十二1~10)。

请留心这一章怎样开始:「前十四年……被提到乐园里……恐怕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刺」字在希腊原文是由一个意思是钉十字架或刺刑的动词变成。保罗所讲的刺并非普通我们在指头上所拔的刺,而是一条大木桩;意思是说,他被钉在这条大木桩上面,好像主被钉在木桩上的时候。再者,当保罗被钉在木桩上的时候,还有撒但的天使(不仅是「差役」)不停的攻击他!奇怪,撒但也有天使?是的,有服侍人的天使,也有攻击人的天使的。那个本来是天使长的撒但,特别差派一个属它的天使专去攻击保罗,这有何值得希奇的地方?魏曼夫(Weymouth)的圣经这样翻译说:

「恐怕我过于洋洋自得,撒但的天使被差来不停的攻击我,使我感到有像被钉的痛苦。」

这痛苦是何等的深——一直拖了十四年,直到保罗写信的时候!虽然他曾三次求过主除去它,但主的答覆总是相反的;似乎主的意思是要他忍受这内里的十字架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为止!

既是这样,保罗怎样做呢?他要埋怨主对他太残忍,太不公平吗?他要放弃这样无结果的挣扎,逃避作受苦使徒的责任,转而退去享受世界吗?听他自己回答说:「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饮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这一整段经文充满了最宝贵最动人的属灵教训,可惜我们不能在这里耽延太久。作为这一课的结束,让我们来思想一下保罗在末后给他们的祝语(相信这是新约最完全的祝福语):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心。」

这里所提的「众人」二字是何等细小,但其中的意义是何等的大!当时成千上百的亚该亚信徒都是因保罗得救的,其中有一些人后来竟恶毒地批评他,但在这祝福里,「众人」也包括他们每一个人在内。

是的,「与你们众人同在」——甚至与那些攻击他最厉害的人同在,但愿神赐给我们这样的心肠!

保罗的三位一体祝福的注解

哥林多后书最后这一节的祝福语,在基督教里是最著名的,也是最受人欢迎的。有人说,「单就这祝福语,已经足够证明神是三位一体的」,这句话是否准确,我们不必花时间去讨论;但无论如何,联合圣经其他的证据,三位一体的真理是准确无疑的。就这一节经文来说,它最少也清楚指出神是多位的,理由如下:

三位并存

毫无疑问的,顾名思义,三个不同的位格都有自己不同的本质。任何人都会同意「主耶稣基督」是有位格的,而且不单在这里,即使任何地方,他被提及的时候,都是在位格上与那位被称为「神」的有分别。任何人都会同意,那位被称为「神」的,在圣经里也是被形容为有位格的,并且尊称他为「圣父」。这样,我们也必须同意这里所提及的「圣灵」,既然他被提及的方式与圣父圣子被提及的方式完全相同,他就必定是有位格的,是同样可以分开的。倘若这节经文的原意不是这样,那么以这种连贯句法来表达的作者,既然导人错误,他就应该受责骂。可是,我们知道,从比较其他的经文看来,这确实是保罗原本的意思;换言之,他认为神是三位合一的,有三个同时并存的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

三位同等

再者,这句祝福语也暗示了三位是同等的,如果不是,这句话的文法结构也有导人错误之嫌。倘若正如许多一位一体论者所说,基督只是被造的,圣灵只是神发射出来没有位格的东西,那么,这句祝福语把三者联系在一起,暗示三者关系密切,三者同工,三者同尊,这岂不是对神的神性大大亵渎吗!又倘若,正如一些主张三位一体的人所认为,圣子与圣灵在本质上是次于圣父的,那么,为什么在这个庄重尊严的祝福语里,圣子竟然被列在圣父之前呢?若果圣父是至尊的,为什么不把圣父放在第一位呢?在其他的经文里,圣父有放在第一位的,但在这一节祝福语里,圣父圣子的次序就倒转了,表示他们是不分先后的,而且经文提及他们之时所列出的次序,只不过是作者思想的次序吧了,当然,我们不否认,在创造和救赎计划上,圣子和圣灵的工作程序是次于圣父的,但是,在工作上思想神的三位一体,和在本质上思想神的三位一体,两者是全然不同的。工作不同次序绝不能与不同等混为一谈。工作次序不同只属决策上的、执行上的,并不是基本上的。很明显的,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同等的。

三位合一

再者,这祝福语不但暗示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同等,而且又是一体的。有一首古老的诗歌说得好:「三位在一体里,一位在三体里。」保罗祝福的含意正是这样;因为正如我们刚才说过,它的句法是暗示三位同等同尊的。虽然我们很难领会其中的奥秘,但无论如何,这三位一定是一体的;因为根本上不可能有三个分开的无限。既然无限,就必定只有一个。若果圣经把一些神的属性归给三位中的一位,那么这三位在本质上一定是合一的,因三位所有的属性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位全能的神。

最后的论证

最后的论证在于这祝福本来就是一种祷告。经文说:「我祈求……」(中文译作「愿」),这几个字表明是这样,有谁说不是呢?谁敢说这祝福只是一种愿望呢?这句话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祷告,并且是一个特别祈望有答覆的祷告。我们知道祷告只能对神发出,为什么这祷告却向主耶稣基督、圣灵和父神同时发出呢?倘若三位不是同等的神,为什么这祷告把他们平等看待呢?要说这位得到神启示的使徒向一个受造物和一种没有位格的感力祷告,那是何等荒谬的话!

倘若基督只是一个被人高举的人或天使的话,那么保罗向一个人或天使求「恩惠」,又以同样同等的态度向神自己求「慈爱」,这是何等古怪的事!保罗在这样的一个慎思熟虑的离别祷告中,把人的名或甚至天使的名放在神的名之前,这是何等不合常理!还有,假若基督只是一个受造物,而保罗竟向他祷告,以他为有像神那样的权能,可以把属灵的恩惠赐与人,这是何等怪异!由此可见,倘若基督不是「真真正正的神」,那就真是怪异了。

又假若圣灵只是一种神的感力或属性,保罗怎能向一种没有位格感力或属性祷告,而同时又向发出这种感力或属性的神祷告呢?感力或属性怎会听人的祷告呢?况且,在这个祝福里,作者不但以为圣灵可以听人的祷告,而且还把他当作是一位有智慧、有自主权的神,能在父神和圣子所赐的福以外再赐下特别的福。不单圣灵是这样,圣子基督和平父也是这样。

所以,这个祷告确实清楚证明神是三位一体的。而且这个证明,照我们所知道的,是那些主张一位一体的权威人士从来未曾作过令人满意的反驳的,我们也确知道,这证明是永远不可能有人推翻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