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耕地为要撒种的,岂是常常耕地呢?」(赛二十八24)
读经:赛二十八23-29 「让他耕地吧!他的目的乃在收获。」这是拉塞福山姆(Samuel Rutherford)在管教临到他时的反应,这也显示他对神的管教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态度最能使人从神的管教中领受益处。生命中的操练可能带来痛苦,但绝非毫无目的。「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希十二11)。若我们渴望收获,必须欢迎管教。 本章的主题经文是以赛亚最伟大的预言之一。「这段经文因它丰盛、多变的形式而别具特色,这也使它的作者成为希伯来先知中的佼佼者。对人性的敏锐分析,对罪和审判的实际对比,聪明的反驳和讽刺,迅速的嘲笑和利落的判断──但却以可爱的比喻,好象一条平静的小溪,做最后的结束」(斯密特亚当G. A. Smith)。这个「可爱的比喻」采用了农夫的方法,预表神对付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方法。 以赛亚特别指明神的这些特性,神利用它们以便更容易与人类交往。「因为他的神教导他务农相宜,并且指教他」(26节)。「这也是出于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谋略奇妙,他的智慧广大」(29节)。他不单单是生命中的实验家,他也不被无定性、偏见所摇动。他的每一个行动,都以至高的智慧为指引,并且以最深的爱心实践,而又有绝妙的洞察力和辨别力。他所采用的各样方法,都最适合去达致他心目中最终的目标。只要我们正确地接受,必可预期一个丰富的收获。 当农夫审慎地在农事的三个主要过程──耕地、撒种、收割中下判断时,他表现的技巧不过是反映了神的技巧和智慧,因为是神教导他的。以赛亚争论说,若这农夫表现了他精准的辨别力,及对作物的细心照管,那么指教他耕种的神,在收割我们的生命这一件更为精致的事上,难道就会比农夫缺乏辨别力吗? 〖 神的管教因人而异 〗 虽然这位天上的庄稼主,允许悲哀和痛苦的犁头、耙子来撕扯他儿女的生命,但这一切都有一只无上巧妙的手在领导和控制。而他总不离开他最终的目的──收获。以赛亚使用的庄稼上的三个主要过程,是用来说明神在操练、塑造我们的灵命时所运用的智慧。 若把耕地、撒种、打谷这三个连贯的操作,比成生命中的锻链,我们可以从这个比喻中得到三个真理: 神知道该持续多久 「那耕地为要撒种的,岂是常常耕地呢?岂是常常开垦耙地呢?」(二十八24)当然不是,「因为他的神教导他务农相宜,并且指教他」(26节)。耙地只是达致收获的一个方法,目的达到了,自然就停止耙地。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可以看到神的远见。有四百三十年之久,埃及的暴虐统制象耙子一样,耙在希伯来人这块僵硬的土地上。虽是毫无盼望的不毛之地,神却看出了它丰收的潜在可能性。若不经过耙地,就不可能有收获。一旦埃及暴君的鞭子达到了他管教的目的,神就立刻将它挪开。神的计划完成后,绝不让自己的子民,在他们主人的压迫下多受一天的折磨。他们一预备好离开,神就立刻引领他们进入迦南的安息、丰盛和胜利里。但只有严酷的管教,才能促使他们脱离埃及。 熟练的农夫可以看出两块土地的差别。松而多沙的土地只需要短而轻的犁翻,硬而瘦瘠的粘土若用来种植作物,就需要另一种方法处置。它必须暴露在阳光下晒乾,犁头要尽量往下犁,直触到下层土。土壤要再三的耙,一直到泥块粉碎,土地适合耕种,撒下的宝贵种子才会萌芽生长。农夫知道该犁多久,他不会一直犁下去以至破坏了土地。他按照每块土地不同的需要照顾它们。这不正解释了为什么痛苦、悲伤、试炼会有差别?这位天上的庄稼主在他管教的应用、时机、持续时间上头,是靠得住的。因这些管教都经过他爱的许可,我们在他手中可以安然无恙。 管教常是为祝福铺路的,只要我们适当的接受它,它就会为我们带来祝福。我们的责任也就在此。不能消化的食物是有毒的,绝不是祝福。管教若未经适当地接受,也只会使我们的性格腐化,而不是变得更可爱。当磨炼的打击来临时,动不动就问「为什么?」等于是在指控那位全然智慧、爱心的神任性。他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大能和权威而撕裂我们的心,他是为了更伟大的目的。他砍去不结果子的树枝,为的是增加产量。管教是有目的的。我们该如何面对神的犁头?它是在软化、驯服、磨炼我们?或是使我们抵抗神旨意的心更坚硬不化?它使我们变得更甜美,还是更讨人厌? 我们对家庭问题、经济困难、受苦、失望、抱负受挫、希望落空的反应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顺服下来,知道反抗无济于事,这样总比一味抵挡要好的多。如果我们默默接受神的处置,虽然暂时没有喜乐,这种态度也是比较好的。然而我们以歌唱欢然接受神那未加解释的旨意,神就最能得荣耀,我们也可以得最大的祝福。拉塞福山姆被困在亚伯丁(Aberdeen)狱中时,他喜欢在信件的上方写道:「神的宫殿,亚伯丁」。 盖恩夫人(Madam Guyon)是一位教养良好的法国妇女,她曾在一六九五到一七零五年间因她的信仰身系牢狱。她没有对自己的被囚大发牢骚,反而欢欢喜喜地接受神的旨意,视为是她的祝福。「当我被关在芬康耐士(Vinconnes)时,」她写道:「我在极大的平安中打发时间。我满怀喜乐地唱歌,每次我刚刚完成一首曲子,照管我的女仆就已听熟、学会唱了。于是我们一起高唱『赞美我神』。监狱墙上的石头在我目光中闪耀,好象红宝石一样。我心中洋溢着喜悦,这喜悦是神在爱他的人身陷患难时赐给他们的。」 约伯一生经历了犁头的砍伐,他的反应叫设下圈套,想使他因失败而抵挡神的那仇敌,噤若寒蝉。撒但对约伯这段高贵的声明,也不禁哑口无言:「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神对约伯的信心得到充分的证明。「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7、18)。我们若将目光从眼前的事物上挪开,转向永恒,就能正确地解释生命中那些管教的经验。 〖 他谨慎地选择 〗 「他拉平了地面,岂不就撒种小茴香,播种大茴香,按行列种小麦,在定处种大麦,在田边种粗麦呢?因为他的神教导他务农相宜,并且指教他」(赛二十八25、26)。谨慎的农夫会运用最佳的辨别力,去评估他的种子,及选择它们的环境。他用的方法绝不会毫无目的。若给予种子越多的有利环境,废弃在角落不生长的种子就越少。小茴香和大茴香是用来做调味料的细小种子,若和主要农作物如小麦、粗麦比起来,就显得不重要了。农夫总是要估量什么作物最能使他获益,以及他如何能从他的土地上得到最高的收益。 神也是如此,他从不浪费管教,他知道哪些种子可以产生最丰硕的收获。每一个管教都是透过他无限的智慧所精心挑选的。他将我们的生命看做永恒的田地,他同时关注种子和土壤。他将正确的处置投下时,真是分秒不差。他既能合宜的指教农夫,在他耕种一个人的心时,岂会稍减他的智慧呢?他的选择绝无差错,不管是耽延或否定,扣留或撤回,顺遂或艰难,喜乐或痛苦,在他视野里总是有一个收获的目标。 在我们估量相关价值,及决定优先次序的时候,难道还不如农夫谨慎吗?这也是暂时和属灵两方面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如果我们在生命的田地种下浅薄的、世俗的事物,他们长出来就是这幅面貌。另一方面,若我们种下重要的、属灵的事物,就会得到满是圣洁和喜乐的丰盛收获。 〖 他是适度、体贴的 〗 「原来打小茴香,不用尖利的器具,轧大茴香,也不用碌碡,但用杖打小茴香,用棍打大茴香。做饼的粮食是用磨磨碎,因他不必常打。虽用碌碡和马打散,却不磨地。这也是出于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谋略奇妙,他的智慧广大」(赛二十八27-29)。农夫留心种子的本性就和注意种子的价值一样,他也按照种子的性质使用不同的打谷用具。若对每一个种子都使用同样方法,则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或使某些作物无法打脱外壳。他必须控制时间的长短,分毫不差,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用杖轻打小茴香是足足有馀的,但小麦却需要用磨橇──一种重型的打谷机。凭着知识和经验,一个农夫绝不会在运用打谷方法时,用得过度。一旦种子自有限的外壳脱离,打谷过程立刻结束。 神在他儿女的生命中收割时,所用的方法也是一样的顾虑周到,适可而止。如果一根轻棒子就能达到目的,他就不会去动用磨橇(英文「苦难」一字由此而来)。他的目标不是去压碎、摧毁谷粒,乃是使它们纯净,得以储存。如果他送来苦难,那是因为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产生效果。他绝不在必要之外,动用更多或更长的压迫力。所有管教的目的都在丰饶的收获。属灵的人应该欢迎苦难,如果这苦难能为神产生丰收。「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保罗说,他确实知道自己所指的是什么。从没有人的性情象保罗这样敏感,也很少有人象他经历过这么多责罚的鞭笞。 〖 神管教人的目的 〗 神对付人的方法,在本质和时间上都有许多的变化。没有两个人接受一样的待遇。他认出每个人性格上的特点,然后反映在他管教的方法中。 神的处置有三方面目的: 个人的──栽培灵魂 我们是什么,比我们作了多少重要得多。神极关心我们「象基督」性格的发展,他认为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成为他儿子的形象」。即使他的儿子,也为了担任他大祭司的职分,而必须经历人世的磨难,以达到成熟的境界。没有其它的代替品。如果没有管教,或对管教不加理睬,一个人在成为圣洁、学象基督这方面就不能有所收获。 圣经记载,主慷慨地将恩惠施给他的子民时,他们的反应不是感激,而是背叛。「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又使他从磐石中咂蜜,从坚石中吸油。也吃牛的奶油,羊的奶,羊羔的脂油……与上好的麦子……但耶书仑渐渐肥胖……踢跳奔跑,便离弃造他的神。」(申三十二13-15) 人的性格常常不均衡地发展,「以法莲是没有翻过的饼」何西阿说。一张饼一面烤得太熟,另一面却是生的。神对潜在而未发挥的圣洁灵性是不满足的。他不满足基督徒在某些方面过度发展,而在其它方面又嫌欠缺。为了矫正这种不平衡,他将试炼的火,加在我们性格上发育不全的那一面。 相对的──为他人提供食物 「作饼的粮食是用磨磨碎的」这是钦定译本(Authorized Version)的译文,毫无疑问这是对的,但并非指在打谷的过程中将之磨碎,否则会价值尽失。美国标准译本(A. S. V.)的翻译可能较准确:「作饼的谷粒是磨碎过的,因为他不必总是在打谷」(赛二十八28)。农夫实在需要先用磨橇来磨碎谷粒。带壳的谷粒因不适于人们食用,所以需要将外壳打脱。一旦壳打掉了,就将谷物送入磨碎、碾细的过程。 作饼的谷物是磨碎的! 我的灵魂,不要战兢, 害怕拔扯或束缚,破碎或碾细。
神打破的心,他加以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