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缺少文学修养 损毁了圣诗的尊严

  上一章中,已讲到圣诗的创作,要以各样的智慧,来表达心中所领受的感动,以人听得懂的话,用最精练的语句,藉诗章的形式发表出来。在这方面,《迦诗》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圣诗对作者在文学上的要求,是确定的,我们不可轻忽。

  首先来看《迦诗》在体裁上的问题吧。为了减少篇幅,就以本章上一节中《迦139》关于亚伯拉罕事迹的诗为例,这是一首说不准体裁的作品。若把这个作品放在一个初中以上文化的人面前让|他看,然后问他体裁,“记叙文?”答:“不是。”“散文?”“不是。”“诗歌?”“不是。”“散文诗?”“也不是。”“那么算什么?”答曰:“不知道。”

  像这样乱七八糟的诗,在《迦诗》中不胜枚举。写诗,就应该有诗味,否则就算不上诗。虽然没有必要去写“七律”、”五绝”等格律严谨的诗,但也得稍有规律。如《三百首》第五首中,它的规律是一、三、五、七句中每句八字,其余的每句七字。《三百首》第六首全诗八句,分为两组,每组四句,在第三句和对应的第七句中每句八字,其余的全是六字。当然这不是死板的,也可以有其他规律,使人读起来顺畅。这些规律,在《三百首》、《选本诗歌》等诗本中都有范例。作者在学习诗歌创作前,应该虚心地学习学习。笔者的意思并非说我们必须墨守成规,不能创新。我们赞成有所创新,但创新也不能到诗不成章的地步啊!笔者见过许多诗本,从来没有像《迦诗》那样杂乱无章、不伦不类的。是作者不经意吗?恐怕不是,乃是作者缺少作诗的文学素养。

  下面我们对《迦139》来作一些简单的结构分析吧。按乐谱上四小节为一句来分,共12句。

  第一句:“亚伯拉罕七十五岁离开故乡”。共12字,是一句口语。

  第二句:“不知道去哪里,路在何方”。共10字,读起来很别扭。因为前半部六个字是平常用语,后面又拖了个略带文言味的尾巴,显得非常不协调。

  第三句:“但神已向他发的言语”。共9字,又是一句口语。

  第四句:“立刻起程迎风雨,顶骄阳”。共10字,由一个七字句加一个三字句组成。七字句像诗,拖了一个三字句又不像了。

  第五句:“经过了帐棚的生活,又经过饥荒”。共13字,由一个八字句加一个五字句的口语组成。

  第六句:“但他始终信神是他永远的保障”。是一句13字的口语。

  第七句:“耶和华因其信称他为义”。是一句10字的口语。

  第八句:“把他带进蒙福之地,美名传万邦”。共13字,由八字句加五字句合成,不是口语,也不是诗句。

  第九句:“亚伯拉罕我们信心的好榜样”。这是一句12字的口语。

  第十句:还有他的见证记在圣经上”。是11字的一句口语。

  第十一句:“信心的伟人,多国之父”。共9字,由五字词语加四字词语组合而成。

  第十二句:“他心中盼望的是另一个家乡”。这是一句12字的口语。

  字数没有规律,口语加上不协调的组合,随心所欲地排列起来,怎可能成为朗朗上口的诗章呢?就是读起来也使人难受。就是这种质量的诗,被那位音乐指挥大师誉为“北大博士生也不一定写得出来的歌词”。是的,如果北大博士生真的写出这样的歌词,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发问,他是怎么进北大的?这样的语文写作水平,连做一个初中生也有问题啊!如果老师要他的初中学生写一首散文诗的话,写出这样的诗来,该是不及格的吧!

  文化素质差,加上灵里贫乏,导致废话连篇,无病呻吟。这是《迦诗》在创作上存在的又一问题。

  《迦345》可谓一首毫无意义的诗。诗曰:

  “山的那边是平原,

  平原那边还是山,

  山的那边有一条路,

  路上有好多大转弯,

  弯弯的人生路上有苦也有甜,

  弯弯的人生路上弟兄常相见,

  无数颗残缺的心合成新生命,

  主让我们成为铁打的汉。”

  笔者认为,一首好的圣诗,必定是真理清楚、主题明确、简练通顺、用词恰当、诗意浓重、达意完美,没有一句废话。其中的每一个字对主题的表达都应该是必须的。每当神将要说的话放在作者心中要他作诗时,如何合理安排,分配字、词所占有的空间,就成为作者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既不能因诗格的需要影响所领受感动的完美表达,也不能因真理的需要妨碍诗歌的文学质量。多一个字,挤不下;少一个字,不明了。这就需要作者长时间等候在神前祷告,让神指教他,赐他合宜的用词。这些都是有过圣诗创作经验的肢体们共有的体会。

  然而,《迦诗》作者在这方面似乎并无困难,原因之一是作者缺乏诗的意识。大概她认为只要在文字上面配上乐谱就是诗了。在《迦诗》中,字数是不受制约的,因为大多是一节到底的诗,并且曲子是自编的,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这种不受字数约束的诗,应该更加顺畅才是;但事实却使人感到更加别扭、难懂。可见字的多少并非因内容的需要,也非因文字组合的需要。乃是作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怎么可能写出像样的诗来呢?原因之二是作者对诗文中出现大量的废话并不觉得是一种损失,在上面这首《迦345》中,如果挪去三个词:“弟兄”、“新生命”、“主”,作品就与信仰完全无关。因为全是废话,又不知在讲些什么。然而,有了这三个词在其中能不能救这首毫无意义的作品从死里复活,谁能从这些词语堆砌中获益呢?但是,就这样的作品,光碟《迦诗》专辑中,还是播放的两个小孩唱这诗的画面,真是不可思议!再来看看另一首废话看不懂的诗吧,在《迦507》中前四句这样说:

  “昨日的忠心都说家常话,

  昨日的忠心同喝一碗茶,

  昨日的忠心同点一灯油,

  昨日的忠心怎么不见了?”

  亲爱的读者,你们看得懂它在讲什么吗?请大家忍耐一下,分析分析它的前三句,都是一样的普通陈述句,由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宾语部分组成。以第一句为例,主语部分:“昨日的忠心”,谓语部分:“都说”,宾语部分:“家常话”。“昨日”作为定语修饰“忠心”,“都”作为副词修饰动词“说”,“家常”作为形容词修饰名词“话”。如果简化句子,去掉修饰词,就成为:“忠心说话”。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由主、谓、宾组成,但是谁也不可能弄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语言本身的目的在于沟通、交流,表述内心的意思。当不具这功用时,就只是一种无意义的声音。“舌头若不说容易明白的话,怎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向空说话了”(林前14:9)。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

  第一,没有神要她说的话。

  第二,当她自己有一些感觉时,以为这是从神来的感动。但作者又没有真理的基础,不能形成一个有系统、较完整的真理见解。

  第三,这时又不愿放弃这“宝贵”的——非从神来,但她却自以为是从圣灵而来的——感觉,要将这感觉与人分享。

  第四,贫乏的知识使她不能组成像样的诗章。

  第五,不负责任的心,促使她贸然提笔作诗。

  就这样,东拉西扯地作成了废话连篇的所谓“诗歌”。这种近乎痴人说梦的文字组合,要表达的是什么呢?那些徘徊街头的神志不清者,口中的喃喃自语,与其有何两样呢?除非是一个没有思维的人,才会去学这些诗歌。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这些问题并没影响那些《迦诗》迷们对《迦诗》的追随、热爱。难道他们没有看到他们手中所爱的诗本中,存在着这些严重的问题吗?当人提出对《迦诗》的不同意见时,他们会不遗余力地为其辩护,甚至是毫无理由地辩护。

  诗歌写作在整体上的搭配不当,也是《迦诗》的一大问题。作者非常喜欢用大自然的景色作诗歌的背景,似乎是独树一帜。运用描绘自然景色,以抒发感情,或借以作比喻说明一些道理,这是世界歌曲中常有的。若不从属灵的原则来看,单看他们的文学创作,世界上的文艺工作者,确有他们的一套本事,能把他们所要表达的,用这方法表达出来,并且文字组合没有毛病。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大量看到那些江河湖海、蓝天白云、风霜雨雪、花草树木、春夏秋冬、南北东西、长江黄河、高山平原等等用词。然而肢体们手中若有一些信仰纯真的诗歌本,打开看一看,就会发觉,圣诗与世界歌曲是不同的,很少用这种方法。就是用了,也用得恰到好处。如《三百首》第148首《神未曾应许》、第231首《主若是》等,都很好地表述了神的心意,也描述了圣徒的敬拜。但是,《迦诗》却不这样。作者套用世人的方法写诗,滥用这方法。在这533首诗中有一半以上是用这方法写作的,并且给人一种极不协调的感觉。

  让我们来看《迦9》。诗曰:

  “巍巍的高山,茫茫的海洋,

  我站在高山,隔海观望,

  基督的精兵,奔赴战场,

  他们正把福音烈火点旺,

  离开亲人背井离乡,

  收割庄稼牧养群羊,

  我的心中热血在流淌,

  在这有限年日我该怎么样?

  兴起吧!我的心,

  兴起吧!末后的人,

  许多使命和托咐,

  在我们这一代肩上。

  走过艰难的黑夜,

  迎着黎明的曙光,

  天南地北灵胞相应呼唤,

  一同奔上战场。”

  诗歌一开始,就运用了风景描写法。“巍巍的高山”,描写出高山的巍峨,高耸如云的气势;“茫茫的海洋”,描写出海洋的广大,一望无垠的辽阔。这些用词,在世界歌曲中,可以形容祖国山河的美丽。而在赞美诗中,就必须看上下文才知道作者的用意。下文接着说“我”——作者或唱这诗歌的人——站在这高大的山上,隔着这辽阔的海洋在看什么。读到这里,作为读者就会感到作者要从正面描写她自己所处的地位、境界是何等的高尚,所见的某一事物离她那么的远,并且这事物未达到她的高尚。她为他们惋惜,希望她们也能有份于她的境界。如果我们按这思维假想,下面论到的应该是世界的败坏,罪人的挣扎。联想我们在神前蒙的恩,所受的托付,引发我们为罪人的代求祷告等。那样,或许这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字句能起一些作用。可是作者的思路一下子转到别人在救灵魂的事上。下面的“热血在流淌”,就需要猜测了。或为灵魂宝贵,或为自己亏欠。根据下文人家在救人,我竟成为观望者来看,我们觉得,这个观望是一个不合神心意的亏欠的观望。但前面这些描写大自然景色的优美修辞,究竟用意若何?这种自相矛盾的写作方法叫人如何领会?后面对“心”说“兴起吧”,叫人感到用词别扭。以下的“灵胞相应呼唤”,又没有谈到神的差遣,只因隔海相望才产生了这个相应,这在真理上是有偏差的。这里不再作分析。

  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不协调。好比穿了一套笔挺的名牌西服,脚上却穿了一双破烂的草鞋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作者太羡慕、眼红世界文艺创作的模式,又达不到他们的文学修养,却死搬硬套他们的创作风格;结果是东施效颦,生出非驴非马的怪胎。这样的问题在《迦诗》中又何止一处呢?

  写诗抓不住主题,是作者在文化上达不到诗歌创作水平的又一问题。在一首短诗中,常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上下文根本连不起来的问题。就拿《迦14》来说吧,这诗在真理上看不到有什么问题,但在主题上却有问题。在第一次听到这诗时,还不知道是《迦诗》,笔者看了后就对家里的姊妹说,诗歌有些主题不一的感觉。让我们来看看这诗:

  “主啊求祢来到我们中间,

  让我们见到祢的荣光,

  开启我们的眼睛和心窍,

  才能辨认方向。

  惟有祢是神,

  是真神是活神,

  是永远的王,

  主啊求祢来到我们中间,

  把我们的心照亮。”

  一共短短几句,主题应是求主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但中间插进一句:“惟有祢是神,是真神是活神,是永远的王”。这话没错但与主题无关。如果这句话是:“惟有祢是光,是真光,是大光,是生命的光,”那就与全诗主题协调了。这就好像有人把一些全新的洗衣机零件、冰箱零件、电视机零件放在一起,零件是全新的,没有一件次品,但总不能组成一样有用的器具来。

  这种把握不住主题的问题,从作者在诗歌创作中不会写副歌也能看出。笔者手中533首《迦诗》,竟找不到一首配有副歌的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一节到底,两节的很少很少。这是很反常的事。诗篇第42篇、43篇、107篇中,都让我们看到副歌在圣诗中的作用。这不是说有副歌的诗才算合格,也不是说没有副歌的诗都不好。请读者不要误会笔者的意思。这里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被一些人誉为“中国圣诗的希望之星”的《迦诗》作者,在所作的500多首诗中,竟没有一首配有副歌的诗,这难道不让人觉得反常吗?我们知道,凡有副歌的诗,都会使唱的人感到副歌是全诗的主题,是每一段主歌的共鸣,它代表着全诗的核心。主歌是围绕着副歌展开,使副歌得到解释;副歌也体现主歌的精华,是主歌的总结。《迦诗》作者连短短几句话的单段诗歌都抓不住主题,怎么可能写出以副歌为主题的多段圣诗呢?那么,在500多首诗的大作中,没有一首有副歌的诗,这样的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拙劣的文笔,导致病句频频出现。那些辞海中找不到的不规范用词,以及违反中文语法的文字组合,在《迦诗》中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对一个敬畏神,在每一件圣工上都抱严谨态度的人来说,会觉得得是不能容许的。它会贬低圣诗应有的尊严,给不信主的人毁谤主名的话柄,也会影响圣诗应发挥的功用。或许有人会以宽宏的心谅解说:“作者文化有限,免不了会用错一些词,应当原谅她。”那么我们要问:“作者用错词免不了,为什么作者不在出版前谦卑地请懂语法的人来修正呢?”大概因为有人曾说过《迦诗》的每一首都是由圣灵感动而来”的那句话,使《迦诗》的地位与圣经并驾齐驱,以至令人望而生畏,不敢去改动它的一点一划。结果任其错误不断发生也无人敢问津。

  但是,圣经让我们看到的是:彼得、约翰都是没有学问的小民,他们能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按着神托付他们的责任,把神的话如实记载下来,成为圣经,其中没有一句病句。就连最乖僻的圣经批评家,对圣经在文学上的完美,也觉得无懈可击。这一方面表明,出于圣灵之工的,神自己保守着这份工作的完美性;另一方面表明,神托付的工作,是按才干交给他们的。神不会把写罗马书的工作托付给彼得,因为他承担不了这个托付。连彼得自己也承认,保罗所领受的执事,是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他所讲论的事,有些太深奥,甚至有时使人难以明白(参彼后3:15/16)。

  《迦诗》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正表明其源头出了问题。我们有理由认为,神没有托付她担负这方面的事工。

  因着这方面的问题实在太多,下面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列举一些问题来作代表性的分析,更多的问题希望读者自己去分析、辨明。

  《迦7》中有一句“紧跟耶稣所留下的榜样、旨意”,这是句明显错误搭配的语句:“榜样、旨意”用一个“跟”字作动词,就好像“声音”作宾语时用“看”来作动词一样,不配套。“声音”只能用“听”作动词。榜样可以效法,旨意要遵行。两者也不能并列作宾语,因为它们配用的动词不一样。

  在这同一首诗中又有几句新奇古怪的句子:“破家步履坚毅”,“昂首天涯苦痛看喜”,“没有一句怨言愤语”。这些句子,令人不敢恭维。

  《迦97》中:“几度雪飞春”,算什么意思?

  《迦188》中:“挽起高山大海”,怎么个挽法?’

  《迦21l》中:“又让我像一只雄鹰,在天空中翱翔飞奔”。这翱翔和飞奔怎可并列使用?而且是用在雄鹰身上。

  《迦310》中:“人生在世的日子比树叶还稠密”。这个比较叫人怎么去理解,日子怎能稠密呢?

  《迦351》中:“用祢的爱去安慰那苍凉的双手”,“石头要用歌声点灯”。这些语句不但别扭,而且无法理解。

  《迦445》中:“一样的脚印留给山高水长”。这个“山高水长”既非名词亦非代词,怎做宾语?

  《迦480》中:“茫茫旷野路天高云又低”。我们看到过“天高云淡”,也听到过“天低云暗”。不知怎么,这二个相反的词一拼,拼出一个新词汇:“天高云低”,其意难明。

  《迦489》中:“在这路上都要有坦荡的心途”。这个”心途”是什么呢?只有坦荡的心怀,从未听到过坦荡的心途呀!

  《迦511》中:主耶稣“他用身体丈量着回家的路程”。这句话在说什么呢?

  《迦518》中:“今生注定,热血要燃烧”。这话既没有真理,又是词语配搭不当,热血怎会燃烧呢?

  光碟《迦诗》专辑的音乐配编某先生,在海外某基督徒刊物上撰写了一篇文章,盛赞了一些音乐先驱们可贵的经历。在讲到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创作中,以十年磨一剑的严谨态度,从二十四岁开始,完工于三十五岁;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写了二三十年;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从构思到完稿,也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位音乐大师对一年写一百多首的《迦诗》,竟大加赞赏、认可,并赞誉它是神给中国教会的一份厚礼,且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

  按《迦诗》作者自己亲口见证,当她觉得感动来时,就连词带曲一齐出来了。我们相信这个见证是真的,但这个快速形成的工作,并不能证明就是神的工作(当然,在必须时,神会,也能这样作)。我们从圣经中可以看到,神的工作更喜欢他的儿女学习在他面前长期等候。

  出埃及记三十二章十六节说法版是神的工作;使徒行传七章四十一节说金牛犊是人自己手中的工作。再看这两项工作的形成过程:(1)神的工作——法版的形成:出埃及记二十四章十八节说摩西四十昼夜在山上。(2)人自己手中的工作——牛犊的形成:出埃及记三十二章二十四节说,亚伦把金环扔在火中,牛犊便出来了。虽然,金牛犊的制造过程不会那么简单,需要用胶泥制成模型,把熔化的金子注入模型中,然后待其冷却,脱模后经过细致的加工,才能完工。但神全不说这些过程,神把这些过程略去了。祂不承认这些。祂的意思是,人的工作是一条捷径,却是无效的。祂用亚伦的口来说:“扔在火中……便出来了”。这与作者所说:“连词带曲一齐出来了”如出一辙啊!而那些可敬的圣诗先驱们“十年磨一剑”的态度,与“四十昼夜不吃不喝,俯伏在神面前”的摩西,又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本节中,我们对《迦诗》在文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文化低、文学素养不够,原本不是罪,也不是过错。教会中有许多爱主的肢体,他们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却能在他们的本位上侍奉好主,这是可称羡的。如果《迦诗》作者能看到自己不具作诗资格,不随便进行诗歌写作,就不会得罪主。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个在文化知识上不具作诗资格的人,如果不自量力地进行圣诗创作,会给教会带来大的难处。越过本位是不好的!

  在旧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约书亚记十九章四十至四十六节,列出了但支派拈阄所该得的地;十九章四十七节说,但支派越过原得的地界,取了利善。士师记十八章一节说,但支派在那时还寻地居住;二十七节说但支派夺取拉亿为自己的产业(拉亿即书19:47的利善)。士师记十八章三十至三十一节说但支派在那里立起了偶像。这些经文告诉我们:但支派还没有得拈阄所分的地,却越过了神给他们的地界,取了那不属于他们的地。他们得地之日,也是设立偶像之时。

  圣经告诉我们:“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罗12:3)。

  那位音乐指挥家或许在指挥上颇有才华,但对《迦诗》作出——像北大的博士生也不一定写得出这种歌词——的褒扬词,有失公道。我们不能揣测这位指挥家的用意如何,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不负责任的赞扬,会给信徒带来误导。那些缺少文化知识的信徒,在这些褒扬声中,岂不放胆接受《迦诗》的错谬吗?如果这位指挥家能早点发现这些文学上的问题,可能不会做出如此言过其实的评价吧。然而,作品本身存在的问题,不是经名人的赞誉可以除去的,它的内容确定了它的品位。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