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中最重大的事件就是五旬节圣灵降临。这事件是一切事件的解释和关键。在行传中提到圣灵有五十五次。所以该书应称为圣灵行传。 基督教的宣教事业是神的宣教事业。由基督的来临而开始。在四福音中神藉着基督道成肉身。在行传中圣灵藉着教会而道成肉身(或作圣灵藉教会而将真理具体化)。教会的宣教事工就是道成肉身的延续。「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了你们」(约廿21)。基督的工作是表彰了圣灵的能力(路四16-18;徒十38)。他又指示门徒要表彰同样的能力(约七38-39;十四12-17)。教会的宣教事工只有靠赖圣灵的能力才得推进(徒一8)。 门徒照主的指示,在升天节与五旬节之间的十天,等候在耶路撒冷。在这期间,门徒祷告,等候领受所应许的圣灵。在五旬节那天圣灵降临了。路加描述这历史性的事件说,「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房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二1-4)。 二千年来,基督教的普世宣教事业,充分地表彰了圣灵的同在和能力。没有圣灵,宣教事业不可能开始;没有圣灵,宣教事工也不能维持到今日。那么圣灵在教会向普世宣教的事业上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他创立宣教精神 多世纪以来的宣教事业是无比的困难。尼尔(Stephen Neill)在其「呼召差传」一书第廿四面中写道:「基督教的宣教事工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但从来没有被击败」。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十章差遣十二使徒出去之前,警告他们,将要受鞭鞑,憎恶,逼迫,甚至被杀。唯有忍耐到底的才能得救。 由于宣教事业是那么艰巨,所以只有宣教士精神的人,才能坚持到底。这是当时门徒所不明白的。当主耶稣问他们说,「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么?」他们冒然地说,「我们能!」(太廿22)。但当考验来到时,他们都离开他逃跑了。一直到五旬节他们才真正得着能力,得着宣教士的精神。宣教精神是什么? (一)宣教精神是牺牲的精神 在四福音中门徒很少肯牺牲,最后大家逃命,撇下耶稣一人在那里。可是在行传中情形完全改观。他们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只怕神而不怕人。多次他们的仇敌惊奇他们的勇敢(徒四13)。他们的勇敢不是血气之勇,乃是与被圣灵充满有直接的关系(徒四31)。他们的宣教事工包括各样的危险,甚至死亡的危险,但他们毫不畏缩(徒十五26;廿一13)。假如传说是可靠的话,唯一善终,死于床上的只有使徒约翰一人,其他的使徒多数是死在暴徒之手。 今日的宣教士仍需要大无畏的精神。殖民时代虽然过去,但宣教士面临的危险比前更大。第三世界新兴的国家政治多不稳定,增加宣教工作的危险性。许多国家发生内战,数以百计的宣教士及其子女仍冒生命的危险在传福音。 一九六O年,俄尔宾(Roy Orpin)在送其妻往清迈医院生第一个孩子的路途中,却遭泰国北部的匪徒杀死。俄尔宾太太的亲友劝勉她带着婴孩回新西兰去,但她收拾简单的行李,带着初生婴孩回山地去,继续在那里传福音给当地的人民。一九六四年,麦米兰(He.ctor McMillan)被萨伊的土人所杀。其妻爱奥妮(lone)叫六个孤儿围在父亲的遗体前,劝勉他们不要憎恨非洲人。麦米兰夫人在美国渡假一些日子后,又带着幼子回到萨伊,在那杀害他丈夫的人民中传扬耶稣的救恩。这种的勇敢,不符合人类的精神。这勇敢仍是从圣灵的能力而来的。 (二)宣教精神是爱的精神 爱是基督教信仰的标志。神受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三16)。基督受教会为教会舍命(加二20)。主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约十三35)。保罗写道,「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林前十三1-2)。爱是基督徒一切品德的评价。「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西三14)。 宣教士事奉的动机有许多,但最大的仍是爱。 亚罗兰(Rolland Alien)在其「圣灵的职事」一书第卅三面中写道:「宣教士的热忱不是从理智的相信而来的,也不是从神学的辩论而来的,乃是从爱心而来的。如果我不爱一个人,我一定要等到那人有需要的证据才会帮助他。但如果我爱一个人,我就不必等他有什么需要的凭据,就会自动去帮助他了」。 到第三世界去只有给而没有取的,只有宣教士。基督如何具体地表彰天父的爱,照样宣教士也表彰基督的爱。以基督的爱为动机,奉耶稣的尊名去事奉,去救助那被他们自己社会所丢弃的人。他们冒自己及家人生命的危险,去救助那在饥荒、水灾、传染病、瘟疫中的人。他们是第一个去救援弃婴,去教育女孩子,去解放妇女。为了完成这些事工,他们遭受人的冷落,猜疑,敌对,逼迫,坐监牢。他们的家遭抢劫,他们的房子受焚烧,他们的礼拜堂被毁坏,他们的生命受威胁。数以千计的宣教士因为健康崩溃而回家,另有数以千计的死于热带病。数以百计的成为殉道者。但他们仍然忠于职守,坚持到底,不是为了人的称赞、纪念、关心或赏赐。 只有宣教士最接近于基督对最高道德的标准。他说:「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祝福」(路六27-28)。他们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这样作。只因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他们心中,他们才能这样作(罗五5)。 (三)宣教精神是热忱的精神 任何一个宣教士都必须具有热忱的精神。一个宣教士如果没有热忱,就像一个士兵没有勇敢一样,他必不能持久。 使徒保罗是历代以来最伟大的使徒。他最杰出的品格之一就是热忱。在耶路撒冷他为拉比的学生,他为祖宗的遗传大发热心(加一14)。他也为神发热心而逼迫教会(腓三6)。他悔改归主后,但他的热忱没有失去。无论作什么,他都尽心热忱去作。在他晚年的时候,他仍走遍罗马帝国去传讲基督说不尽的丰富。无论在哪里,他都遭受反对和逼迫。他的生命遭到无数次的危险,但没有一次他犹疑退缩。当他的朋友怕他在耶路撒冷会遭下监之难,他却回答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徒廿一13)。他热爱灵魂的心是无可比拟的。所以他能说,「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九2-3)。 每一个读宣教士传记的人,没有一个不受宣教士的热忱所感动。戴德生说,「我若有一千条生命,中国可以尽取」。亲岑多夫说,「我只爱一个人,他就是基督」。马廷亨利到达印度时说,「让我现在为神焚烧」。第一位美国卫理公会到非洲的宣教士郭斯(Melviue Cox,他到印度四个月后在利比亚离开世界。死前他说,「为救非洲人,宁愿死去一千宣教士」。这是早期宣教士如火般的热忱! (四)宣教精神是深信的精神 保罗在深信的事上又是一个好榜样。他写信给帖撒罗尼迦的差传教会说,「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帖前一5)。保罗深信在基督的福音里,他得着神,人,罪和救赎的真理。他决志为这真理而活,也为这真理而死。他深信全人类都是失丧的,需要拯救(罗三19-20),只有一条得救之道(提前二5)。他也深信一个人若要得救,他必须听信福音(罗七9-15)。他深信福音已经托付他了(提前一11)。因此他有责任将福音传遍天下(罗一14)。他在什么人中就作什么人,为得要救些人(林前九22)。他对那失丧的灵魂有不可言喻的负担,他说,「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因为责任已托付我了」(林前九16,18)。 十九世纪的宣教士,多数有与保罗一样的信心,深信福音的本质与外邦人的命运。可是今日情形大大不同了。外邦人是失丧的教义不再为全教会所接受。自由派的人根本不深信这同事,某些所谓福音派的人士也另有解释。教会中只有少数的人像从前一样,认为宣教事工是件紧急的事工! 二、圣灵促进宣教的行动 宣教事业不是人为的事业。从开始到末了是神在工作,藉着圣灵的指挥和管理。格罗维(Robert Hall Glover)在其「宣教的圣经根据」一书第七十面中写道:「宣教事工不是人在经营,乃是超然的,属神的事业。因为神已预备超然的能力和领导者」。格氏在该书六三面又写道:「圣灵以神圣指挥官的身份来指挥宣教的事工。他一次接受这指挥的职份,就永远担任这职份。他来是将神圣的性格渗透在每个工作中」。慕特(John R.Mitt)在其「宣教的果断时刻」一书第一O三面中说同样的话:「宣教士都绝对深信向普世传福音是神的事业。神的灵是最大的宣教者。这宣教事工和宣教士在他的统治之下,才能将基督的福音带给万民。 波耳(Herry Boer)坚持地说,宣教的使命不是由大使命来支持的,乃是圣灵的同在和能力来支持的。在其「五旬节与宣教」一书第二九至一二O面中他写道:「五旬节圣灵降临,使教会成为见证的机构,使基督的使命成为教会组织的一部分。成为教会一种基本的表现」。圣灵充满教会,使教会自然成为一个见赞的教会。教会作见证,不是受任何外来的命令,乃是完全出于内在的自发和自觉。圣灵是生命的灵,无论他在哪里,都将生命赐给人。 圣灵怎样促进宣教的活动呢? (一)他开始宣教的工作 升天的主是教会的元首,圣灵是基督在地上的执行主任。圣灵指挥管理教会的一切活动。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二章所提到的一切恩赐「都是这一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林前十二11)。在使徒行传中只有蒙神拣选为神工作的人被圣灵充满。使徒行传第六章提到执事的人要充满圣灵和智慧(徒六3)。以弗所的长老是圣灵所设立(徒廿28)。当使徒与长老在耶路撒冷举行第一次教会会议时,其正式公报是「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他们身上」(徒十五28)。 使徒行传十三章,在安提阿教会给我们清楚看见圣灵指挥控制教会的例子。当信徒聚集敬拜时,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徒十三2)。经过这一段禁食祷告的时刻,教会顺服圣灵的命令。这两个宣教士就被圣灵差遣出去了。当他们完成第一次宣教旅程同来安提阿时,「他们聚集会众,述说上帝藉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并上帝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之门」(徒十四27) 从始至终,教会的行政都在圣灵的控制之下。亚罗兰在其「圣灵的职事」一书第四十二、三面中写道:「圣灵处理行政是使徒工作的关键。在使徒行传讲赦罪之道的应许上表明出来,在悔改者的心中充满赦兔的保证上表明出来,在教会生命所彰显的新能力上表明出来。就是追求圣洁的生活,和改良穷人的苦难。在信徒的生命充满了永生的盼望,使他们能勇敢面对逼迫和殉道上表现出来。在新价值的观念,新的热心追求生命的纯洁,照顾那有病的人的事上表现出来。在关心别人的灵魂,而将基督的福音带到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圣灵的带领是古今宣教士努力工作的关键。当日若没有圣灵恩典的影响,近代宣教运动不可能上轨道。海外宣教思想的萌芽初期,当日教会的领袖大加反对。当维兹(Justinian Von Welz),富朗开(Hugust Franke),齐根(Ziegenbalg),威廉克里他们试图促进向普世传福音时,都遭受反对。高登(A.J.Gordon)在其「圣灵与宣教」一书第六二面中引用黎兰(Dr.Ryland)的话说,「我相信神自己将外邦人得救的负担放在克里的心中,此外不可能有别的方法叫他成为宣教士」。 高登在同书第六三面又写道:「圣灵呼召宣教的见证人;凡他所选召的才能听见他的声音。一个死的教会,一位俗世的牧师不可能注意圣灵对他们的委任。神不会使用一个不神圣的传道人。神一贯的教导是,宣教士若没有圣灵的辅导,而只有人的按手是没有用的。然而,郎使没有人的按手,但有圣灵的膏抹,他将成为一个真实的宣教士」。 (二)他启示宣教士当说的话 当耶稣差十二使徒出去传福音时,他警告他们将要被交给公会,在会堂里被鞭打,且要被审判。他用羊进入狼群来比喻他们将要面对的难处。但他安慰他们:「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什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太十19)。 耶稣给门徒二道命令:「往普天下去」(太廿八19);「要在城里等候」(路廿四49)。在城里等候就是要领受所应许的圣灵。在他升天的那一天,他又再提及这事:「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著能力;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这个应许在五旬节时,按着字面应验了。当门徒聚集的时候「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二4)。 彼得在五旬节所传的信息,是蒙圣灵启示而说的。这是无人能否定的。他的话是那么有能力又坚定,难怪那些对钉死耶稣应及责任的犹太人「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徒二37)。 当司提反在耶路撒冷会堂,被圣灵充满而传赞福音时,他遇到固执犹太人的顽抗。无疑的,当时大数人扫罗也在其中,但会堂的长老因「司提反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敌捕不住」(徒六10)。司提反在公会前自辩,他不是靠自己,乃是靠圣灵。当会众听见他的话,极其恼怒,向他咬牙切齿,然而他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边」。众人却大声喊叫,捣着耳朵,齐心拥上前去」(徒七51-57)。 使徒们靠着圣灵的能力说话,所以叫听众能相信他们所说的。这是应验主对门徒的预言。他们的信息多数是讲救恩,但有时也提审判。当彼得蒙圣灵启示对撒非喇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圣灵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徒五9)。彼得也同样对行邪术的西门宣告审判的话:「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为你想上帝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你在这道上无分无关。因为在上帝面前,你的心不正。我看出你正在苦胆之中,被罪恶捆绑」(徒八20-23)。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当神的圣灵工作时,罪人就在特别的方法中深信主的道。当爱德华约拿单(Jonathan Edward)传讲「罪人在神忿怒的手中」的信息时,许多听众抓住礼拜堂的柱子,恐怕立刻掉到地狱里去。 (三)他指导宣教士的脚踪 在诗篇中我们读到,「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诗三七23)。这事在早期使徒的传福音运动中却更加明显。耶稣告诉他们,他们要由耶路撒冷开始,发展到犹太地和撒玛利亚,最后到地极(徒一8)。这是全盘的计划,但其细则就需要特别的引导。彼得是犹太人的使徒,他就到犹太人那里去。保罗是外邦人的使徒,他就要「远远的往外邦人那里去」(徒廿二21)。 在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来到亚洲的西部时,他想在亚洲传福音。但圣灵却禁止。他想往底推尼去,圣灵又不许,圣灵乃引导他到马其顿去(徒十六6-10)。有一次他遭遇危险,圣灵却叫他离开耶路撒冷(徒廿二18)。另有一次在哥林多面临危险,圣灵却叫他仍住在那里(徒十八9-11)。明显的,保罗没有计划几个月后的行程。他每天的生活工作都在圣灵里,仰望他的引导。使徒行传第八章圣灵指引腓利离开撒玛利亚城的大布道会,去到旷野向埃提阿伯的太监传福音。早期教会的领袖对圣灵的引导十分敏感。当圣灵对他说话的时候,他们立刻听见。 按着彼得自己的意思,他绝对不会到外邦人中传福音,但圣灵委派他要去打开第一道传福音难外邦人的门时,他立刻顺服(徒十五17)。这事件记载在行传第十章。在第十一章又重复讲给耶路撒冷的信徒听。彼得没有那种思想,那是从天上来的异象,重复三次,指示他必须顺服神的声音。当他回到耶路撒冷时,受使徒与长老的诘问。他详详细细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他说,「圣灵吩咐我和他们同去。不要疑惑」(徒十一12)。 在宣教的历史上,我们看见这原则一直在重演。李文斯顿最初想要到中国去,但神不许可,乃差他到非洲去。威廉克理本来想到南洋群岛,但圣灵引导他去印度。耶迪逊本来要到印度,但主要他去缅甸。回顾一下,如果李文斯顿去中国,或克里去南洋群岛,那情形会怎样呢?圣灵所作的没有错误。廿世纪初叶,圣灵在支加哥引导两位平信徒前往巴西开始五旬节运动,当他们去的时候,如亚伯拉罕一样也不知道要到好一城市。今日巴西的福音派教会巴西的福音派教会,成为世界上教会增长最快速的教会。 三、他结出宣教事业的果子 没有属灵的能力,宣教士是无能为力的。神对所罗巴伯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要倚靠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耶稣警告门徒说,「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十五5)。因此保罗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 当主耶稣告诉门徒要往普天下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这道命令实在是越过他们所能胜任的使命。在反对的人占优势的情形之下,他们成功的机会只有千分之一。他们没有中央组织,经济资源,影响性的朋友,及政治的机构。那敌对他们的人有议会的群聚力量,罗马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另外还有犹太宗教的狂热份子,和希腊优越的文化。单单罗马帝国的建设就有足够的吸引力叫人倾慕罗马权力,而不会受那钉死在罗马十字架的救主所吸引。只有十一个人能赢得全世界的人归向基督的思想,在人看来是荒谬的。如果宣教士在世界各地能不断有果子结出,那完全是圣灵的同在与能力。他在向全世界传福音的事上扮演主要的角色。 (一)他单独使外邦人深信福音的真理 要带领一个在我们同文化中的人归信耶稣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最近我们知道要引导罗马天主教改信更正教已是一件很难的事,何况要引导犹太正统派的人归信基督教岂不是更难的事。我们不是请人否认或弃绝他们原来的信仰,我们只请求犹太人接受他们多时等候的弥赛亚就是拿撒勒人耶稣。他们不会弃绝亚伯拉罕、摩西、大卫及其他的先知。在罗马天主教的信仰中,他们已经相信基督是童贞女所生,有无罪的生命,他为救赎罪人的死,他的身体复活,他的升天等。我们只要求他们单接受藉着神的恩典和所赐给我们的信心去接受救恩,而不必另加上行为。虽然这么简单,但已很难叫他们相信这真理。 在非基督教世界传福音的环境是何等的困难。保罗告诉我们外邦民族由于祖宗的遗传已经放弃独一真神的知识。「而将上帝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而不敬拜造物之主」(罗一25)。他们以自己所造的偶像来取代独一的真神。当他们进入有系统的宗教权力中时,他们就是进入黑暗撒但的国度(太十22-30;林后四4)。这非基督教的宗教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比基督教早数百年就已存在。他们有自己的圣人,救主,先知和教师;有自己的圣河和圣山;有富丽堂皇的庙宇,古刹,庵院,和宝塔。他们有自己关于神,人,罪和救恩的教义。他们自以为有亮光,而不知是生在外邦的黑暗中,也要死在外邦的黑暗中。所以当手持圣经的宣教士到达他们中闲时,他们毫不受吸引。 在一个佛教徒或婆罗门教徒悔改归信基督之前,他必须接受基督教对神,人,罪和救恩的教义是真的。如果他有这样的认识,那么他就知道他的宗教是假的,至少有一部分不对。如果这点他不能接受的话,一个佛教徒就很难放弃他们祖宗所使用的经典。一个婆罗门教徒要接受基督他就必须突破阶级。一个同教徒如果要接受基督的神性与替死,他就必须放弃那已使用一千二百年的可兰经。 宣教士将要发现他们在神学院中所学的辩护学,在非基督教的第三世界是没有多大的用处。逻辑、修辞学、护教学与讲道学,在帮助佛教徒、印度教徒、回教徒认识基督教基本要道上没有什么帮助。只有圣灵的能力才会帮助他们明白真理。只有藉着基督,人才能到上帝那里去,只有藉着圣灵,人才能认识基督。「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林前十二3)。 (二)他单独使外邦人深信罪的严重 耶稣基督的福音告诉人他是罪人的救主。他自己说,「我来了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悔改,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太12-13)。但有病的人不愿意人告诉他病了。罪人也不愿意人告诉他是罪人。因他们很讨厌这犯罪的事实。 如果这是实在的,那么在所谓基督教的文化中,有多少真理是比非基督教的文化更好。多数非基督教的人民没有罪感。在某些的言语中根木没有我们所用的罪这个辞。他们看偷盗,欺骗,撒谎根本不是罪。只有当这些罪恶暴露时才算为有罪。在罗马书第一章,以弗所书第四章清楚教导我们,非基督教的世界人民,对罪是无知的。他们不喜欢光倒喜欢暗,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恶的(约三19)。换一句话说,他们已将不合法的当作合法的了。他们犯罪但不觉得那是罪。保罗说,他们已来到将「羞耻当作荣耀」的地步了(腓三19)。 占全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受到孔子的影响,在历史上是超过任何民族。孔子的教导是「性本善」。因此人无罪。人靠修身齐家,心正意诚可至于臻善。印度的圣雄甘地很佩服耶稣的登山宝训。但他也不承认人是罪人。他很不高兴听见宣教士告诉印度人说,他们是罪人。他特别批评希伯(Reginald Heber 1783—1826,英宣教士,加尔各答主教,著圣诗甚多)的宣教诗歌:「多苦多难的世界,东西南北万邦,通都城市和农村,到处烦闷悲伤。呼号求救的声音,通满洲岛海洋,罪练捆绑的群众,等待我们释放」。他说,我们印度人没有被罪锁捆绑的群众,我们的祖先是优秀的民族,不需外来的人告诉我们是罪人。 (三)他单独使外邦人从他们错误的道路上悔改 这是一个人要悔改前最后的一关。在许多人,这是最难的一关。单承认福音的真理,经验罪的感觉是不够的。罪人需要悔改与需要相信是同样的重要。他必须甘愿离弃罪恶的道路,才能转向基督(赛五五6-7)。他不能一面抓着罪,一面接受救主。如果他要归向神,他必须丢弃偶像(帖前一9)。他不能将基督加在佛陀身上。 对许多人,这是最艰难的一步。他们乐意接受基督,但仍保持他原有的犯罪生活。腓力斯听见保罗讲道,甚感恐惧,但他不愿进一步接受救恩(徒廿四25)。亚基帕王也是几乎要信了,但是功亏一篑(徒廿六27-28)。非洲人对罕宁顿(James Hauington 1847-1885,圣公会一宣教士,任赤道非洲主教。游乌干达时为土人所杀(说,「你的福音是好的。只要你许可我们保持多妻制度与威士忌酒,那我们就完全接受这福音」。 在非基督教的世界中,有许多受教育的人士,不满于他们原来的宗教。他们研究基督教,也被耶稣基督的人格所吸引。但他们不能公开与他们的传统脱离关系,也不能与他们的种族断绝关系。在中国最大的福音拦阻是敬拜祖先。在日本是要敬拜天皇。在印度是阶级制度。如果这些人民,在作基督徒时而不必与亲朋戚友脱离关系,那么宣教事工在这区域,必大有收成。 在许多宣教工场,悔改是件要付很高代价的事。他的代价是远超许多人所能付上的。只有圣灵能感动佛教徒,婆罗门教徒,回教徒的心,接受耶稣基督为他们的主和救主。
|